• 曙光心理

当前位置 : 服务项目  >  青少年心理

  • 青少年抑郁症的问诊要点总结

名 称:青少年抑郁症的问诊要点总结

简要描述: 在病房或者门诊中,我们经常接触到很多青少年患者,其中大部分是患有抑郁症的。那么在与这类患者的初诊接触和采集病史中,我们需要掌握哪些问诊要点呢? 一、核心症状群 1. 心境低落 总是觉得郁闷、闷闷不乐、压抑、悲伤,是不是流泪哭泣,终日沉浸在这种情绪中,表情总是愁眉苦脸的。 2. 兴趣和快感缺...

发布时间:2024-1-9

信息详细

在病房或者门诊中,我们经常接触到很多青少年患者,其中大部分是患有抑郁症的。那么在与这类患者的初诊接触和采集病史中,我们需要掌握哪些问诊要点呢?


一、核心症状群


1. 心境低落

总是觉得郁闷、闷闷不乐、压抑、悲伤,是不是流泪哭泣,终日沉浸在这种情绪中,表情总是愁眉苦脸的。


2. 兴趣和快感缺失

以前喜欢做的事情,现在也不喜欢做了。即使勉强去做,也体会不到从前玩得开心的感觉。很多青少年喜欢画画,或者玩手机游戏,抑郁发作时,觉得这些都不想去玩了,玩着也觉得没意思。


3. 精力下降

感觉虽然没做什么,但是还是感觉很疲累,整天感觉疲乏无力、无精打采的。有些人即使晚上睡了足够长或者过长的时间,早上依旧很疲乏、很劳累,感觉和没有睡觉一样。


4. 动力下降

没什么心劲去做事情,对生活没有计划和规划,以前积极向上的人现在变得破罐子破摔了。

不愿意和人打交道,也不爱出门,老想一个人呆着。

 

二、附加症状群


1. 自伤、自杀想法及行为

是否有伤害自己的行为,比如用刀划胳膊、或者咬自己的行为。出现这些行为有没有什么诱因和目的,比如说很多人会说是为了发泄/排解情绪。

是否有不想活的想法,有没有具体的计划和行为。


2. 进食障碍

是否有暴饮暴食,或者食欲下降、很少进食的情况。

青少年中往往以上述两种表现交替出现多一些。而成年人或中老年人则以食欲下降多一些。


3. 睡眠障碍

是否有入睡困难(超过半小时以上)?睡眠浅、容易醒、梦多/噩梦多?早醒?

是否有睡眠增多的表现?

是否与其过度玩手机,导致睡眠节律紊乱有关?


4. 认知功能损害

是否觉得注意力集中变得困难?上课的时候不能专心听讲,听着听着就发呆了?

是否有时候觉得脑子反应变慢了,学习效率变差,思维没有以前灵活、敏捷?做题的时候发现自己变笨了?

是否觉得记性变差了,背东西觉得没有以前快、效率高了?

是否感觉自己做事纠结不前、犹豫不决,下决定非常困难?


5. 自我评价低

是否认为自己变得很差劲/很失败,一点自信都没有,变得很自卑?

是否觉得别人都不喜欢自己,自己是家人/亲人朋友的累赘/负担?


6. 前途暗淡悲观

是否觉得以后的人生没有什么希望了,看什么事情都特别悲观,都从负面的角度看?


7. 躯体症状

情绪不好的时候,是否有一些身体上的不舒服?

是否存在疼痛:头疼?背痛?腰痛?腿疼等?青少年患者常有头疼,可以就势问一下疼痛的部位和性质,必要时要排除一些器质性问题,如脑部病变、卵圆孔未闭等。

是否存在心慌、胸闷、气短等?

是否存在胃胀、胃痛、消化不良、便秘、恶心、干呕等?

是否存在内分泌异常?闭经、月经不调、脱发等?

......


8. 这些表现至少持续了2周。

 

三、是否有双相的可能


青少年起病的抑郁症发展成双相的可能性较大,无论是既往已经存在的躁狂/轻躁狂表现,可以确诊为双相,还是后续是否会发展成双相,都值得警惕和格外关注。


1. 有无心情格外好,人变得话多、开朗、乐观、积极向上,甚至有点吹牛说搭话了?需要注意,烦躁、易激惹的表现并不代表有双相,抑郁症也可以出现。


2. 有无觉得信心满满、能力很强,以前困难的事情变得容易多了,给自己定很多目标和规划?


3. 有无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,把自己搞得忙忙碌碌的,但很多事情虎头蛇尾?或者总是想买东西,花钱多,但是买的都是不必要的?


4. 有无废寝忘食地学习,晚上睡得很少,白天已经精力充沛,跟打了鸡血一样,成绩突飞猛进?


5. 这些表现是否持续到了至少4天?

 

四、是否存在精神病性症状


精神病性症状包括幻觉、妄想和抑郁性木僵。


需考虑具体类型。


妄想类型多见:

1)关系妄想,如觉得别人在议论自己,说自己各方面都不好,走在路上感觉别人都指指点点自己,说自己怎么不好(需要注意,青少年时期本来就比较在意别人的评价,要区分是在意评价还是又泛化的倾向);

2)自罪妄想,如觉得自己像个罪人一样,不配活着。


幻觉类型多见评论性幻听,如听到有人说自己的缺点,指责自己,说自己不好等。


幻觉和妄想的内容多与其抑郁情绪的体验是一致的,是可以被理解的。


一些患者会出现单调的、重复的、没有实际内容的幻听,如听见嗡嗡的声音、听见关门的声音、叫自己名字的声音等。也有患者会出现幻视,比如看到黑影、人影之类的,没有具体意义。

 

五、个人生长发育及家庭、社会因素


青少年抑郁症起病往往与其家庭、学校和个人人际关系等有关。因此,在询问病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询问:


1. 个人生长发育有无特殊


2. 家庭结构有无异常

是独生子女吗?

父母是否离异?若无离异,父母关系如何?若离异,与谁一起生活,是否有再婚及再生子女?

从小与父母一起生活还是由爷爷奶奶/外公外婆抚养?

有二胎吗?二胎的年龄,父母有无偏袒?


3. 学校经历有无特殊

是否升入新学校/新班级?

与同学、老师相处如何?

有无校园暴力/霸凌经历?

有无经历性侵、亲人去世等创伤事件?

【 收藏本页 】 【 打印文件 】 【 关闭窗口 】

服务项目

Copyright © 2008 - 2018 曙光心理   版权所有     苏ICP备20018781号

咨询热线:18360722366    E-mail:1134502040@qq.com

网站主办:曙光心理